邮件使用礼仪规范

Author Tanmer Tanmer
Tanmer · 2024-10-18发布 · 607 次浏览

电子邮件是我们日常办公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如何规范地使用邮件,了解邮件使用的礼仪,对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营造文明的办公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决定邮件的目的和内容

发邮件前,需要考虑内容是否适宜用邮件发送。在发送工作邮件时,需用公司域名邮箱。

1.1 邮件适用范围:

(1)正式工作报告;

(2)部门之间事务往来;

(3)通知;

(4)知识推荐和信息传递;

(5)没有见面交流条件的其他交流内容;

(6)难以简单用口头表达说明清楚的其他事项。

1.2 不适用内容:

(1)要求立即回应的紧急事务;

(2)有不同观点的人需要参与讨论的内容;

(3)不方便使用邮件呈现的其他内容,如:动画、音频、视频等。

2. 邮件写作

2.1 收件对象

(1)收件人/TO:要受理这封邮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理应对邮件予以回复响应;

(2)抄送人/CC:只是需要知道邮件所说明事情,没有义务予以响应,有建议时可回复;

(3)密送人/BCC:收信人不知道的收件对象。

 2.1.1 收件对象排列顺序

收信人的排列需遵循一定的顺序规则:

(1)按部门排列;

(2)按职位等职级从高到低排列。

2.1.2 注意事项

只给需要信息的人发送邮件,不要占用他人资源。

2.2 标题/主题

(1)引起收件人的注意;

(2)告知邮件的主要内容;

(3)让收件对象知其所以然。

2.2.1 注意事项

(1)空白标题是最失礼的,如果在未写明标题的情况下误发邮件,请追加一封邮件表示歉意;

(2)标题宜短不宜长;

(3)对外邮件标题应写明出处,例如:“来自丰诚公司XXX的邮件”;

(4)标题要能真实反映邮件的内容和重要性;

(5)一封邮件尽可能只针对一个主题;

(6)可适当使用大写字母、字符(如“!”)来突出标题,引起收件对象的注意;

(7)不可出现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2.3 称呼和问候

邮件开头要称呼收件人,开头结尾最好有问候语。

2.3.1 称呼

(1)称呼是顶格第一行书写;

(2)同级、下级用亲切的称呼,昵称等均可;

(3)多人、群体用统称,如各位、大家、Dear All等均可;

(4)上级用尊称(头衔、性别),如X总、Y经理、Z女士等均可。

2.3.2 问候语

(1)开头问候语,换行空两格书写;

(2)非常正式的邮件,可用问候语“您好!”、“大家好!”等。

2.4 正文

(1)一般使用默认字体;

(2)若收件对象不认识您,应先表明身份。可以是代表的企业名或您的姓名,具体身份根据邮件的目的而采用;

(3)正文应简明扼要,多用简单词汇和短句;

(4)清晰列出观点或事项:1,2,3……;

(5)合理提示重要信息,可以是加粗或者标红色,但尽量保证页面简洁,不影响查阅;

(6)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中提示。如附件是特殊格式,应说明打开方式。

2.5 结尾

(1)明确表明发件人的身份

(2)有些正式邮件(如信件、感谢函、邀请函)需落款:包括企业名(以个人名义发送时可省略)、发件人职位姓名(代表企业身份时可省略)、时间;

(3)如无需落款,我司统一采用个人签名档。

2.6 签名档

(1)请使用市场部提供的统一版本;

(2)对内邮件需添加签名档;

(3)对外邮件已有落款时,无需添加签名档,否则一律使用统一的签名档。

2.7 附件

(1)附件命名应能概括附件内容;

(2)附件数目不宜超过4个,超过4个应打包压缩;

(3)如附件过大,可压缩或转成PDF格式,或发送稍小的图表或图片。

3. 邮件的发送

3.1 发送前的检查

(1)检查主题栏是否书写,有无错别字,标题能否概括邮件内容;

(2)收件人邮箱是否正确,收件人有无遗漏,收件人的顺序是否正确;

(3)检查正文,是否有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

(4)检查是否附上正确的附件。

3.2 发送时间

较紧急的邮件请勿在临下班前或者休息时间发送。若必须发送,可致电提醒收件人查收。

4. 邮件的回复

(1)回复邮件时,可根据回复内容适当修改标题,请勿“RE:RE:RE……”一大串;

(2)回复邮件时,应删除附件,避免占用太多资源;

(3)避免将同一个主题的讨论内容多次反复发给全部收件人、抄送人,用见面直接交流代替;

(4)对发件人提出的问题不清楚、或有不同意见,建议与发件人单独沟通,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不停交互邮件与发件人讨论。

提交反馈

博客 博客

专注数字内容治理,助力数字体验升级

最全TOP 50 大模型 AI 知识库软件厂商排名汇总

最全TOP 50 大模型 AI 知识库软件厂商排名汇总

编者按:千行百业都在上大模型上 AI;同时我们也发现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 AI 的最佳路径。所以我们通过汇总收集大模型+知识库的软件厂商,方便用户一窥究竟。内容持续更新中,排名不分先后~

Author top50
By Baklib
发布:2025-05-08
像图书管理员一样实施人工智能的4个技巧

像图书管理员一样实施人工智能的4个技巧

借鉴图书管理员的智慧,企业在引入人工智能时同样需要结构化思维、风险治理和人类监督。Baklib 作为AI驱动的一体化内容管理平台,帮助企业高效组织知识、优化元数据结构,并实现内容多场景应用与体验,智能搜索与推荐。

Author 4-tips-for-implementing-ai-like-a-librarian
By Lisa
发布:2025-05-07
什么是内容图谱?让知识和内容真正联动起来

什么是内容图谱?让知识和内容真正联动起来

本文深入解析了“内容图谱”的概念,强调其作为附带语义关系和结构化内容的知识图谱形式,如何提升信息检索、内容管理和个性化推荐体验。通过具体示例,如搜索“光学”时展示的知识卡,文章展示了内容图谱如何整合概念、内容、作者、元数据等信息节点,...

Author 0c78
By Lisa
发布:2025-05-06
战略型首席数据官(CDO):数据领导力的四大成功要素

战略型首席数据官(CDO):数据领导力的四大成功要素

Baklib 是专为AI Data Ready 新一代数字内容体验云,助力战略型CDO推动数据文化建设、加强跨部门协作、完善数据治理体系。通过统一的信息架构和灵活的内容分发机制,Baklib 打破数据孤岛,让企业更高效地释放数据价值,...

Author the-strategic-cdo-four-success-factors-for-data-leadership
By Lisa
发布:2025-04-18
信息掌控的五个阶段

信息掌控的五个阶段

信息已成为企业关键资产,管理成熟度却普遍不足。本文结合“五个信息成熟阶段”模型,探讨如何借助 Baklib 数字内容体验云平台统一知识入口、提升协同效率,助力企业实现信息治理跃升。

Author the-5-stages-of-mastering-your-information
By Lisa
发布:2025-04-18
超越标签:打造符合业务目标的分类体系

超越标签:打造符合业务目标的分类体系

分类体系的成功在于其业务价值,而非技术定义。本文探讨如何通过灵活的术语调整,使分类体系更易被企业接受,并推动全渠道优化。同时,Baklib 助力企业构建智能化知识体系,提升用户体验,实现数字化转型。

Author fe85
By Lisa
发布:2025-03-31
高效项目管理:7 大实用技巧与工具推荐

高效项目管理:7 大实用技巧与工具推荐

本文介绍了七个优化项目管理的关键技巧,包括明确项目范围、制定计划、有效沟通、监控进展、组建团队、合理规划和使用合适工具。文中推荐了 Baklib、Asana、Slack 等工具,帮助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团队协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按时交付。

Author abf5
By Lisa
发布: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