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内容收集自笔者在08年前的笔记和日志记录,当时还没有在线教育创业热潮。
背景
“2006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在京正式发布。报告显示,相对于上网比率高达85.21%的未成年人,他们的父母上网率却只有66.53%。四成未成年人认为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有帮助,四成家长和教师认为未成年人上网弊大于利。 七成未成年人希望给予他们必要的上网指导,家长、教师和未成年人都建议设立一些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站。在网络功能使用上,45.05%被调查者表示上网主要目的是娱乐消遣,其次是交友沟通(17.89%),第三是学习求知(15.65%)。受调查未成年人中,66.01%的人玩过网络游戏,没玩过的人中还有32.63%的人表示想玩。74.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出现过迷恋网络难以自我控制的现象,但四成多(40.81%)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存在网络成瘾者。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网络应用需求急剧增加,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与学的关系。笔者经过查阅网站,浏览国内大量教育类相关网站发现,就目前的互联网,基于教育的,或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很多。约有9,030,000项符合“在线教育”的查询结果,约有7,310,000项符合“老师在线”的查询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门户型,例如:
a) http://www.teachercn.com/ 中教网
b) http://www.ttjiaoan.com/ 天天教案
c) http://www.eol.cn 中国教育在线
d) http://www.teacher.edu.cn/ 中国园丁网
2. 校园网主页,例如:
a) http://www.hzvtc.net/teacher/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页
b) http://maths.whu.edu.cn/teaching/thomepage.asp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c) http://www.szls.com.cn/ShowClass.asp?ClassID=10 鹿山小学
3. 个人主页,例如:
a) http://www.lhx.xinwen365.com/ 李老师语文在线
b) http://www.yangteacher.com/ 杨老师在线
c) http://qiangyabing.upweb.net/ 强老师在线
d) http://www.054001.com/ 吴老师在线
e) http://www.mazhiguo.com/ 马老师在线
f) http://www.teacherzhaoli.com/ 赵老师的个人主页
以上的数据,是通过google搜索“教师”,“老师在线”,“教育”等关键字,比较排前的网站,并不能代表所有。
通过浏览以上的网站,发现以下规律:
1. 门户型网站内容丰富,排版复杂。一般是资料库,知识,新闻等的汇总。从Web2.0的角度来看,有个别网站开通了博客系统,不过面向对象也不很专一。
2. 校园网主页一般是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开通老师的个人主页,显然很被动,教师一般在网页上罗列一些个人简介之类,没有主动参与性
3. 个人主页是教师队伍中,对网络比较拥护的一部分人群。他们通过建设自己的网站,分享课件,发表文章,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每个老师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不一,对网站的开发和维护都很辛苦,而且效果不好。
互联网,本质含义就是实现互动。但是,在互联网的初期,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互动性能不高,多数是类似论坛形式的简单的互动。互联网的互动,除了“人-机”对话之外,更应该包含着“人-人”对话,这个“人-人”对话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电子邮件、论坛都是属于这类的。
现在我们用“互动性”来看看教师教育类网站。
当前的一些宣称自己是门户类的教师教育网站,所采用的主要形式基本上处于互联网的初级阶段,就是“权威发布、大众听从”的模式。没有能够体现互联网本质上对“互动”的要求。更忽视了蕴藏在广大教师中间的教育智慧。
随着博客的兴起,诸多网站都搞起来了博客,但是,更多我们会看到,博客内容更新缓慢,原创性的东西少之又少,很多文章是转载的(特别注意,很多教师不注重知识产权,转载别人的东西从来不注明来源)。并且,博客的数量也明显有限。某大型教育网站中教师博客内容,比至于其他类型的博客网站,少的可怜。
并且,各种类型的教师教育类网站,都更风似的做博客,但是用的多是免费开源技术,结果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意。
教师教育类网站,忽视了网络的“互动性”,太强调“权威”内容和信息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诸多网站都在争抢数量有限的专家,然后刊登专家的那么几篇几乎随处可见的文章。似乎这样网站就有了品味。
从互动性能角度看,教师教育类网站的差距还很大。
web2.0提倡以人为本(以用户为核心),草根化,提倡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容,要么贡献内容的次序。但是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网站,除了blog是2.0时代的产品外,其他的几乎全是1.0的模式,看看那些垃圾化的资源库,制造者希望他们的产品他们的网站是包罗万象,囊括天下的宝库,用户则希望简单点击就可以通过这些产品,这些网站获取有效资源,但最终失望。
关于未来,有两个趋势非常吸引笔者:一个是“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个体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尊重,将越来越能向整个世界表述思想展示形象,另外一个是,越来越注重“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
看似矛盾的两个趋势,似乎在走两极,但他们却是内在逻辑统一的。“群体智慧”的获得,必须建立在“个性化”的基础上,没有“个性化”的实现,智慧只能是少数精英的“智慧”,只能是少数主流群体的智慧,而无法成为真正的“群体”智慧。只有当“群体智慧”获得实现,才能够返哺“个性化”,使置身群体生活中的个人脱离无知和自我封闭,成为真正意义上开放的人。
"学习"归根究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其他都只是辅助工具而已。这些工具包括:互联网、计算机、纸笔、文字、语言……
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育,是以老师为主体的活动。至少现在是这样。所以,要改变教育,首当其冲的,是要改变老师。
鉴于对目前Web2.0,以及Edu2.0的理解。决定作一个在线教育系统的Web项目。报着“实践,学习”的态度,在实践中学习edu2.0,丰富edu2.0,充实edu2.0。
在线教育系统充分发挥Web2.0的作用,达到互助,交流,分享,参与的效果。项目分为以下两个模块:
a). 以老师为主体对象的在线教育系统
b). 以学生为主体对象的在线教育系统
整个项目分为以下模块:
老师模块:
教师的个人设置包括如下内容:
消息
日历
好友
群
日志
公文包
感兴趣的课程
贡献
账号设置
教师的“教”模块包括如下内容:
创建学习班
学习班分类
其中学习班包括:
-
- 基本信息
- 课程
- 学生
- 日历
- 论坛
- 维基
- 资源
- 赞助
其中课程包括:
- 基本信息
- 课件
- 教案
- 练习
- 作业
- 论坛
- 维基
- 资源
教师的“学”模块,教师又转换为学生的身份,具有学生模块的“学”的功能。
教师的“资源”模块,是教师所贡献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PPT,音频,视频等等
学生模块
学生登录以后,需要给自己拟一个学习计划,以方便别的学员跟自己同一个学习方向的好友。
学生模块添加一个类似于“饭否”的功能,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提交正在学什么,学习感想,学习问题等等。
学习模块包含以下内容:
-
- 班级classes –即所加入的学习班,可以是多个学习班
- 学习study –正在学习的内容,学习笔记
- 测试quizzes –所做的测试,以及测试结果
学生系统:
老师系统
资源表:
注册页:
登录页:
个人信息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