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影响2019的十大科技趋势!

Author Tanmer Tanmer
Tanmer · 2024-10-18发布 · 261 次浏览

2019十大科技趋势预测!

文章转自:互联网分析沙龙

2019年,AI、AR、5G等技术的发展或将为未来大规模的科技变革创造条件。到底哪项技术会领衔2019科技走势?下文将为大家预测2019最有价值的10大科技技术!

智能语音助手:接着火

智能语音助手将在2019年被更加广为利用。亚马逊已经售出了1亿台支持Alexa的设备。谷歌智能家居在2018年也经历了飞跃成长的一年。 这都意味着智能语音助手2019年也会接着火。

根据Voicebot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的亚马逊Alexa智能插件数量在2018年翻了一番,而 Alexa的另外两个主要市场,英国和德国,智能插件数量也分别增长了233%和152% 。

5G:不敢轻易承诺

家家都在推5G,看样子5G即将改变世界。果不太可能在2019年初推出具备5G功能的手机,但5G即将改变世界。

超低延迟的手游也许我们会在2019看到。 而我们是否会开着5G汽车看全息路况,还是个未知数。

人工智能:多领域发力

人工智能只在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服务体验在AI技术的提升下层出不穷。

从无人驾驶出租车Waymo到智能识别食物并加热的微波炉,我们生活的所有细节都将被AI改变。

人工智能的另一个发力领域是合成媒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又是人工合成的?在AI高速发展的2019,这个界限也许会变的模糊。可能在不久后,我们看到的新闻就变成AI写的了。

在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9年,智能医疗设备将呈现爆炸式增长,比如用于心率监测、血糖监测和远程血压监测等等的设备。

但在临床决策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比想象中艰难。因为用来训练这个领域人工智能的数据是庞杂而凌乱的,商业模型也相当复杂。

云服务:合作共赢

2019年代表着AWS、 Azure、 Salesforce、 IBM、阿里巴巴、谷歌和其他公司合作关系的新时代。

云服务的应用和普及会结合AI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导致更多新公司的萌芽和新科技的发展。

2019年,云服务会带来更有深度的服务和更高的商业价值。

AR/VR:发展方向定胜负

不管是吹了三年牛皮的Magic Leap、苹果和华为的增强现实眼镜,还是Snapchat和Facebook发布的一系列AR相关的产品和服务,AR的未来也许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光明。

硅谷一直偏爱AR,但AR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实用性是相当有限的。比起开发可穿戴AR设备,星巴克携手阿里巴巴在上海打造的全球最大新零售智慧门店,也许更加能让AR技术贴近消费者。

而微软的Hololens也试图在AR / VR / XR领域分一杯羹。

 

微软混合现实(MR)部门的高管Greg Sullivan称:

“把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以有意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是有价值的。 人们开始掌握如何使用这项技术,比如远程协助他人或在数字空间中布置物理对象(比如智能家装)。 ”

无人驾驶:传统汽车公司奋起直追

2019年传统的汽车公司会开始发力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追赶其他科技公司,如百度、Waymo、特斯拉、优步。

尽管经过了10余年的研究开发,Waymo在2018年还是未能将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化。Waymo的CEO也说自己品牌的汽车还是需要人来驾驶。

 

在不久的将来,传统汽车和新兴汽车公司之间的合作也许会使技术研发放缓,但是会更加全球化,而美国的领先地位也许将被撼动。

数字化资产交易:占领高地

即将上线的比特币实物交割期货的Bakkt交易所再融资1.82亿美元向我们证明数字化交易将逐步占领没有进入主流的区块链交易市场,比如以太坊、EOS,和Tron。

Fidelity的数字化资产服务和其他类似的服务也告诉我们加密技术对华尔街的影响将大程度延伸。

固定无线终端:或成电信业最大新闻

2019年电信业最大的新闻可能就是无线技术的使用如何重振宽带服务。

尽管目前绝大多数消费者和企业宽带服务都是通过电缆或光纤连接提供的,但2019年应该会有更多的公司(包括现有的电缆和电话供应商)寻求无线连接,以扩大它们的网络,并为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更快的速度。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如果打不赢他们,那就加入他们。”视频服务尤其如此,传统的捆绑订阅服务的持续下滑趋势将在2019年达到顶峰。

 

 (2018视频订阅全美前十)

也许会有更多的有线、卫星和光纤服务提供商将他们的重点转移到提供宽带服务和提供有竞争力的、超前的、基于云计算的视频流服务的产品组合上。

微移动:城市发展之光?

2018年被称为“电动滑板车之年”,它们对城市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刚开始产生影响。

美国很多城市因为与Bird和Lime等高增长初创企业签订了收入分成协议,这笔“意外之财”是很多城市管理部门从没想到的。

 

随着市政将这些钱投入到基础设施改善和新的通勤方式上,一个新的交通生态系统即将出现,对于城市规划和现代城的便捷导航都有着重要意义。

消费升级:体验为王

在这个时代,消费者寻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商品了,而是更好的“体验”,这也许是初创公司的下一个风向标。

比如,消费者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这使得他们不仅想去某个地方,还想像当地人一样去体验,而能够提供独特深度和乐趣的商业模式将有可能成为继Airbnb、 Uber 和 Lyft 之后的下一个前沿领域。

 

对于科技行业而言,2019年也许更多的是奠定基础,而非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但随着关键的新技术开始进入真正的应用领域,今年将是科技界大新闻频出,也是激动人心的一年。

提交反馈

博客 博客

专注数字内容治理,助力数字体验升级

搜索功能在IA信息架构中的重要指标和地位

搜索功能在IA信息架构中的重要指标和地位

本文探讨了企业搜索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出搜索“失效”往往源于内容策略、信息建模和用户体验的缺失,而不仅仅是搜索引擎本身的问题。通过引入 Baklib 全文检索 智能搜索,企业可优化知识管理体系,提升搜索相关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从而真...

Author 8f1d
By Lisa
发布:2025-03-25
Baklib在软件科技行业的应用

Baklib在软件科技行业的应用

通过Baklib强大的文档管理、知识共享、客户支持和品牌内容展示功能,帮助软件科技企业提升内容体验和用户体验

Author application
By aQian
发布:2025-03-24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内容挑战:从创业到企业的内容治理之路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内容挑战:从创业到企业的内容治理之路

在数字化时代,内容治理成为企业与创业者面临的核心挑战。Baklib数字内容体验云平台提供模块化管理、高效分发与智能优化方案,助力教育、知识管理与产品文档领域的内容升级。通过数据驱动的优化策略,Baklib让内容管理更高效、可持续,助力...

Author dfab
By Lisa
发布:2025-03-17
分类法与信息架构实施指南:确保成功

分类法与信息架构实施指南:确保成功

本指南探讨了在信息架构实施过程中常见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包括技术实现、搜索功能、用户体验、治理与安全以及工作流程管理。通过利用Baklib等智能知识管理工具,企业可以优化实施过程,提升管理效率,确保信息架构的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

Author 3126
By Lisa
发布:2025-03-12
人工智能的未来:从数据、算法、算力到知识的融合

人工智能的未来:从数据、算法、算力到知识的融合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从纯粹的数据驱动走向数据与知识的融合。周志华教授提出的“反绎学习”为这一转变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随着AI技术进入新的阶段,知识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未来的AI系统将不仅仅是“数据的奴隶”,而是能够充分利用人类智慧...

Author data-to-knowledge
By Baklib
发布:2025-03-05
跨越鸿沟与 AI 助力:Baklib 引领企业成功之路

跨越鸿沟与 AI 助力:Baklib 引领企业成功之路

杰弗里·摩尔在《跨越鸿沟》中指出,技术产品若未能在主流市场获得吸引力,便可能消亡。而为了成功推广创新产品,企业需专注于特定客户群体,并小心在早期采用者与早期多数者之间进行过渡。此外,人工智能的引入在各行业展现出显著的投资回报和效率提升...

Author d465
By Baklib
发布:2025-03-04
数字内容管理新突破:Baklib助力企业优化信息架构

数字内容管理新突破:Baklib助力企业优化信息架构

本文探讨信息架构(IA)对企业运营的基础性作用,强调其在营销、客户体验和数据治理等领域的影响。通过Baklib数字内容体验云平台,企业可以构建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提升信息组织和内容展示,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增长。

Author adf4
By Lisa
发布:2025-02-27
使用知识中台作为跨组织工作的文档存储的五个好处

使用知识中台作为跨组织工作的文档存储的五个好处

对任何组织来说,保持文档井然有序和可访问性是一项关键任务。在本地网络驱动器上存储文档的传统方法可能耗时且难以管理,并限制了谁可以访问。那么,当您想在多个组织之间轻松共享文档时,会发生什么?

Author 3e3f
By Lisa
发布:2025-02-27
通过打造信息架构,提供全渠道一致性的客户体验

通过打造信息架构,提供全渠道一致性的客户体验

随着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面临的全渠道挑战变得愈加复杂。如何在多种平台、设备和渠道之间提供一致且个性化的体验?Baklib通过优化信息架构,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确保能够高效地管理和交付一致的内容体验。

Author 9dec
By Lisa
发布:2025-02-27